Oncology

Myeloma

疾病简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在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正常浆细胞起源于骨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当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正常的浆细胞可以产生抗感染的抗体。恶性增生的浆细胞称为骨髓瘤细胞,仅仅会产生一种没有免疫功能的抗体,称做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或轻链,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MM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制,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

MM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是淋巴造血系统发病率占第二位的肿瘤。多见于老年人,诊断时中位发病年龄65岁,男女比例约为2:1。

临床表现

1. 骨骼损害:初诊时表现为骨骼损害的MM患者比例约为80%。骨骼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处骨折同时存在。

2. 贫血和出血:贫血较常见,75%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晚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较多见,严重者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3. 反复感染:反复细菌性肺炎和或尿路感染,败血症;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多见。

4. 肾功能损害:主要原因为轻链管型肾病和高钙血症。蛋白尿是MM肾病早期的表现,可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尿酸血症等。

5. 高钙血症:有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或便秘等症状。 

6. 高粘滞综合征:可有头昏、眩晕、眼花、耳鸣,可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7. 其他:器官肿大或者异常肿物需要考虑髓外浆细胞瘤或者淀粉样变。

诊断

骨髓穿刺涂片、活检,以及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学是确诊MM最为重要的检查。X线平片是目前显示MM骨质破坏的常用方法,CT对骨质破坏更加敏感,特别是全身低剂量CT能在有效检出骨质破坏病灶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MRI、PET/CT和PET/MRI可同时显示骨髓浸润及骨质破坏。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清和尿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血清游离轻链等。

分型及分期

MM依照受累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分为IgG型、IgA型、IgD型、IgM型、IgE型、轻链型以及不分泌型。

MM按照有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和是否需要治疗分为冒烟型骨髓瘤(无症状型)及活动性骨髓瘤(有症状型)。

MM可根据体内肿瘤负荷和细胞遗传信息分为I、II、III 期或标危、中危和高危。

治疗

MM尚是一个不能治愈的疾病,我国MM5年生存率仅为24.8%,美国可达52.2%。目前MM治疗的总体原则是:对于年轻患者的治疗应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命甚至治愈为目的,对于老年患者则以改善生存质量为主。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传统化疗。临床研究表明,传统的标准方案不能延长患者的总生存率。只有在与干细胞移植联合的高剂量化疗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无疾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然而,老年患者和不能耐受移植的患者迫切需要更多和更有效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药的研发,MM疗效和生存率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新型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主要有5大类。

1. 蛋白酶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Velcade) 是目前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特效靶向药物。卡非佐米Carfilzomib (Kyprolis) 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方案以上包括硼替佐米和一种免疫调节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这两个药均为静脉给药。伊沙佐米Ixazomib (Ninlaro)为口服用药,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但通常用在其他药物治疗后。我国仅硼替佐米上市,。

2. 免疫调节类:沙利度胺thalidomide (Thalomid)、来那度胺lenalidomide (Revlimid)、泊马度胺pomalidomide (Pomalyst)。前两者已在国内应用于MM的一线治疗。

3. 单抗类:抗CD38单抗如达雷木单抗daratumumab (Darzalex)、 伊沙妥昔单抗Isatuximab(Sarclisa);抗SLAMF7蛋白的埃罗妥珠单抗Elotuzumab (Empliciti)。达雷木单抗已在我国上市。

4.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类:帕比司他panobinostat (Farydak)

5. XPO1核输出蛋白抑制剂(SINE):selinexor (Xpovio),口服给药,国内即将上市。

虽然MM可单药治疗,但建议至少2~3种不同机制药物联合治疗。另外,双膦酸盐如帕米磷酸钠pamidronate (Aredia), 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 (Zometa) ,狄诺塞麦denosumab (Xgeva, Prolia)可用于MM患者骨质损害及高钙血症辅助治疗,前两者已在国内上市。靶向BCMA的CAR-T疗法正在III期临床试验过程中。

随着新药的研发,MM患者的生存将有进一步的提高。

X Icon
INQUIRE MORE
CONTACT US
+86
400 9999 260
For any comment or suggestion
PLEASE LEAVE YOUR INFORMATION

Circle Harmony Xintai Clinic
Bldg. 11, InterContinental Shanghai Ruijin, Huangpu, Shanghai
Circle Harmony Xinyong Clinic
No. 35 Sinan Road, Huangpu, Shanghai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