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科普文章

被电子烟“围猎”的青少年,该如何走出“迷雾陷阱”

2022-05-31

随着电子烟市场的扩大,各式各样的电子烟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厂商通过营销将电子烟和时尚、酷、社交属性等进行捆绑,并刻意弱化电子烟的危害,造成了电子烟不仅“无毒无害”还很流行的假象。

许多青少年在朋友的怂恿或是广告的吸引下进行尝试,并迅速喜欢上抽电子烟后短暂的“飘飘欲仙”和“神清气爽”的感觉。殊不知,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电子烟就像埋在身边的慢性毒药,将不断危害健康。今天是第35个世界无烟日,我们来好好盘一盘青少年如何走出电子烟带来的“迷雾陷阱”。

图片

电子烟作为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电子烟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长期吸电子烟可能致癌

根据2021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显示,虽然电子烟不燃烧、没有焦油,但在其使用过程中所生成的气溶胶含有乙二醇、醛类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电子烟的雾化系统将这些“带毒”的物质以雾化蒸汽的形式直接送入呼吸系统,直接对人体造成影响,长此以往,将增加使用者患癌的可能。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电子烟和卷烟一样都会产生二手烟,不仅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危害他人的健康。

电子烟同样具有成瘾性,会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

对于青少年而言,电子烟会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具有成瘾性,长期使用电子烟,同样会产生尼古丁依赖,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培养出更多“烟民”。《2021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也指出20岁以下的电子烟使用者,未来吸草烟的可能性是从不吸烟的青少年的两倍以上。我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吸烟的危害也无需我们多说了。

使用电子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使用电子烟会有短暂的集中注意力等“优点”,但这些都是电子烟的短暂“效果”。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如果经常使用含尼古丁的制品,可能对大脑发育造成长期的不良后果,导致睡眠和学习障碍、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增大、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另外,长期吸电子烟将增加使用者患恶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其中一些疾病对健康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图片

电子烟“来势汹汹”,我们该如何帮助青少年远离和戒断电子烟?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使用电子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管控,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多方协助。这其中,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家长的帮助起关键作用:

1:父母和长辈以身作则,远离各种形式的香烟,以自身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

2:作为未成年人的直接监管者,家长们可以积极主动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了解电子烟的危害。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已经接触电子烟或是对电子烟产生好奇的孩子远离电子烟,避免孩子因猎奇心理开始“第一口”。父母还可以定期与孩子谈论他们面临的压力和焦虑,减少因负面情绪累积而导致的电子烟尝试或依赖。

3:针对已经对电子烟成瘾的青少年,必须要科学戒烟,粗暴地冲孩子发脾气或是打骂孩子都不利于戒烟,甚至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对电子烟更加依赖。戒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和症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拓展爱好、增加社交活动,将注意力从吸烟转移到其他健康的活动上,也可以多赞美孩子为戒烟付出的努力,让孩子更有信心和力量坚持戒烟。

4:如果青少年已对电子烟产生了较强的依赖,且父母尝试帮助孩子戒烟无效,请不要放弃。我们还可以求助专业的戒烟门诊或进行心理辅导,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是行为干预等帮助孩子摆脱电子烟。

 

圆和医疗戒烟门诊由上海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中国控烟协会全国理事周剑平博士领衔,可通过综合评估尼古丁依赖程度和戒烟辅助手段疗效,制定个性化戒烟方案;圆和临床心理门诊也会提供各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综合干预服务,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拨打400-999-9260 或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咨询。

图片

青少年是未来的栋梁,电子烟就像是蛀蚀栋梁的白蚁,虽然目前电子烟仍在“围猎”青少年,但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青少年终能远离“迷雾陷阱”。

 

参考文献:

1. Burki TK. WHO releases latest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Lancet Oncol. 2021;22(9):1217. doi:10.1016/S1470-2045(21)00464-2

2. McAlinden KD, Eapen MS, Lu W, Sharma P, Sohal SS. The rise of electronic nicotine delivery systems and the emergence of electronic-cigarette-driven disease. 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2020;319(4):L585-L595. doi:10.1152/ajplung.00160.2020

3. Benowitz NL, Burbank AD.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of nicotine: Implications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use. Trends Cardiovasc Med. 2016;26(6):515-523. doi:10.1016/j.tcm.2016.03.001

4. Ruszkiewicz JA, Zhang Z, Gonçalves FM, Tizabi Y, Zelikoff JT, Aschner M. Neurotoxicity of e-cigarettes. Food Chem Toxicol. 2020;138:111245. doi:10.1016/j.fct.2020.111245

回到顶部
WeChat QR Code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后点击右上角分享
EN
X Icon
更多服务
欢迎致电咨询我们
+86
400 9999 260
若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
欢迎留下您的信息

上海圆和新太门诊部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洲际酒店院内11号楼
上海圆和新永门诊部
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35号
关  闭